俗话说得好,人与人的区别比人和猪的区别都大。在教育孩子时,即使父母双方的文化背景基本相似,有时也会对对方的做法颇有微词,那假如两者的文化大相径庭呢?
文化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共同组成的,包括传统、习俗、语言、信仰等等。同时,这些因素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宗教信仰和世界观。在理解了这一点以后,就不难发现假如父母双方的文化背景天差地别的话,会给教育孩子这件事带来多大的困难。当然,遇到困难,逃避自然是不行的,毕竟逃避不仅可耻而且也没用。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如何去面对。
Dr. Balfanz是美国医学中心的高级临床心理学家(美国医学中心是一所为在上海生活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家庭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的诊所)。作为心理健康专家,他经常会遭遇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夫妇,处理他们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实上,Dr. Balfanz自己本身也是跨国婚姻。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听听他对此是怎么看的,以及有何妙招来缓解可能存在的冲突与争端。
专家有话说
资深跨文化教育专家、来自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教育研究院的Marc Bornstein博士曾在其著作当中写道:“人们总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却往往忽视了,不论文化背景如何,几乎所有的父母最根本的诉求就是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快乐、健康、完满的成长环境。”要想达成这个目标,父母不能只考虑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然后照本宣科地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而是要意识到并且充分理解当代的教育环境。他说:“不论家长还是孩子,在接收文化信息的时候,不能照单全收,而是要有意识地进行筛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具备文化竞争力。”换句话说,虽然在教育孩子时,要给予彼此的文化传统足够的尊重,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审视这些老传统与孩子现在的成长环境是否还契合。”
平衡文化差异的三点建议
1. 加强对自身文化背景的了解与认知。家长们可以花上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文化背景对自己的成长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哪些因素对你的童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别忘了和你的爱人一起商讨,哪些因素可以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方针中来。
2. 保持一定的底线。这年头,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是教育专家。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能就自己对教育的见解与建议发表一番长篇大论。当然,我们对这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老师朋友以及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所提出的妙招或是建议心怀感激。但归根结底,只有父母自己才有权决定怎样抚养孩子最为合适。
3. 注重培养孩子独特的文化认知。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最纠结的点莫过于如何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认知。关键还是在于家长,除了植根于父母双方的文化背景之外,也要满足现代的教育环境。
(本文由Yuzhou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