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优质教育,找好工作,女孩们仍需加倍努力

Celine 编译, 2017/04/09 12:53

(杜克大学校园,图片来源:Jim R. Bounds/Bloomberg)

 

 “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 不知从何时起,女博士成了一个充满话题感的群体,同时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愁嫁、恐龙、怪异、未老先衰、高龄产妇……大学的女生是“小龙女”,女研究生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由于社会对女博士的了解有限,女博士被列为非男人非女人的异类,对这个群体的描述充满了妖魔化和神秘化的色彩。

2012年曾有新闻报道,某位女博士害怕她的博士帽压坏意中人柔弱的心,所以只拿来了本科毕业证书去征婚。一年后的今天,女方认为两人情感已经稳定,于是将自己的学历“身世”和盘托出。而男友在终于得知“真相”后,立即提出分手,并且跑到婚姻介绍所,责怪他们当时没有把好关,让自己受骗上当。

近代以来, 女性已相继获得法律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国《教育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从表面上看,社会上已有男女平等考试入学的体制,男女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应该说是均等的,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依然存在歧视。 

 

美国私校的性别歧视

就算是在以保障人权著称的美国,也依然无法避免。美国1972年颁布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Title IX)规定,禁止接受联邦教育资助的项目进行性别歧视——因此申请公立大学的男生和女生则面临比较公平的竞争——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学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美国私立大学录取可以豁免此项法案。

在美国的高中,女生也同样普遍比男生表现出色,她们成绩更优秀,而且毕业演讲者70%以上是女生。然而在2014年,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录取了男性申请者中的11%和女性申请者中的7%;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的男女生录取比例分别是32%和19%;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的男女生录取比例分别是15%和10%……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是因为,大学收到的来自优秀女生的申请远远多于来自优秀男生的申请。如果布朗大学录取时对男女生一视同仁,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就会高达60%了——目前依靠录取的性别歧视,这个比例维持在52.3%。

事实上,美国著名女权主义领袖、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倡导者Bernice Sandler解释道:当初美国国会就这一修正案辩论时,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顶尖私校就提出,希望私校录取能够豁免。鉴于这些高校的影响力之大,要让修正案通过的唯一办法就是同意他们的提议。

gender-ratio-of-recent-us-graduates-4840b5.jpg

(美国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变化,图片来源:Society Pages

 

中国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女性越少

而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则客观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熟视无睹的性别歧视。2013年,国内一家公益机构通过公开网站查阅了高校招生计划,并发布了“2013年211工程学校招生性别歧视报告”,报告显示,在全国112所211工程学校中,31所高校不存在性别歧视,约占总数的28%。总体看,有81所占七成以上211高校,在招生中存在性别限制,其中,34所属于直接违规。报告还指出,有31所985高校存在性别限制,占总数的约79%。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北京、广州等地女学生公开剃光头,以抗议中国高校招生中的性别歧视。

2015年福建省开始实施男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掀起舆论轩然大波,反对声不绝于耳,而2016年该政策继续实施。2016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女权之声与性别平等网联合发布了《2016年中国免费师范教育性别歧视报告》。报告通过统计免费师范教育的招生数据,发现2016年已有至少5个省的免费师范教育只对男生开放,分别是:江苏、广西、福建、湖南和四川。且实行这一政策的省份和每年的招生人数均呈现增长趋势。报告分析认为,免费师范男生政策的施行缺乏法律依据,涉嫌教育性别歧视和就业性别歧视。报告呼吁教育部应立即停止和纠正免费师范男生的歧视性做法,否则八年后免费师范教育恐将不再有女生。

对此,福建省教育厅给出的解释是“我省小学、幼儿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男教师稀缺,‘阳刚教育’缺位。”。2016年7月,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该省继续实施这一政策,计划招收培养小学、幼儿园免费师范男生500名。某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女生王一梅(化名)认为这涉嫌性别歧视,与相关法律中“公民不分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规定冲突,于9月22日向福建省法制办邮寄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申请书”。11月26日,女生张累累向福建省教育厅寄出一份信息公开申请:“1.要求公开福建师范男生免费试点政策制定的法律依据;2.要求依法公开教师性别结构对教育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科学数据和报告。”而福建省教育厅的回复称,因福建省教师比例严重失衡而实施该政策,有江苏省免费男幼师政策在先,且咨询当地妇联无异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称,“之所以招收男教师,很多人考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受到男生教师的影响。但我认为,男孩女性化与幼儿园男生老师数量没有必然关系,全世界幼教行业多是女性占大部分。”刘焱认为,教育上的问题主要与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家长的育儿观有关。如师范学校设置很多舞蹈等比较阴柔的课程,没有注重男孩子培养的性别特点。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小楠称理解这项政策的初衷,的确一些工作领域中,性别差异较大。“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是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印象,如护士、秘书及幼教等工作,都被看成是传统女性家庭角色的自然延伸,很多男生不愿去做……也许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单方面减免学费对女生不公平,可以说涉嫌存在性别歧视。”刘小楠认为。

然而,类比来看,江南大学服装表演专业只招收女性学生,但这一专业对男生而言并无任何吸引力,因此,该校几乎没有男生表示认为该专业有性别歧视之嫌。反观师范专业,本身对女生而言就有更强的吸引力,故而政策上的性别歧视就更加暴露无遗。在一些领域,如理工学科,女生较少,这些学科是否也会对女生减免学费,鼓励其进入?几乎没有,甚至可能恰恰相反,有些学校认为这些行业不适合女生,还对女生进行设定比例等限制。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随着教育层次提高而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女性越少,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就越大。而且,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存在明显的阶层、地区和城乡差别。 虽然女性的专业选择更为广泛,可以向理工和经济等领域扩展。但是,在传统意义上的那些所谓的“男性领域”学科,如理工、农林学科等,女性还是居于明显的劣势。中央部属高等院校中,与男生相比,女生选择的学科更多集中在语言文学、历史学等, 而在理学、工学、农学方面相对较少。而人文社科不需要贵重的仪器设备,学校为之支付的经费较男生少。校园设施及空间的使用是人们可以真实看到的情景,但其中的性别差异却又往往被视而不见。

在学生组织和学校与班级活动中,我们发现高校内学生组织中存在社会性别构成的失衡,其活动内容有着鲜明的传统角色定型,不利于男女学生自由平等全面地发展。以某师范大学学生会为例,尽管该校女生多于男生,男女比例达到3:7,但学生会主席和正部长大部分由男性担任,男生是学生会的领导者,女生是非主要领导者和被领导者。

 

“女子无才便是德”?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气质与科学气质是相互排斥的,因为女性是情感型和直觉型的,长于形象、语言思维;而男性长于逻辑、抽象,更容易摆脱主观情感的干扰,保持理性与客观。这种观念深刻影响到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意识,并严重阻碍了女性向科学、技术和工程等相关领域方面发展。而教师在教育环境中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同样持有不同期待和不同的教育态度,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导致的偏见会在其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接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对学生的学术发展和事业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更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女子读书读久了,影响嫁人,影响生育。时至今日,“女子无才便是德”已不常被提起,但大多数依然认为,女子读书读到博士就太夸张了——读点书就行,最终要回归家庭。

女性就业歧视一直由于封建传统观念而存在于就业求职过程之中。社会对生育成本的分担全部转嫁在女性身上,所以用人单位会把所有的生育成本扣除以后来考虑使用女性。为了避免女性生育而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很多公司直接歧视女性就业,或者直接只限男性或者已婚已育的女性。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2015年在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工科女大学生占80%以上。其中,有80.2%的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不给女性复试机会”“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等现象。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使用相同背景的简历的情况下,男性求职者接到面试邀请的次数是女性的1.42倍。

girls2-500x294-c1fdb0.jpg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需要教育公平,但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也无法完全置就业于不顾,两者很难兼顾。他建议,教育部门应该明确特殊行业、特殊专业的标准,告知公众为何这些行业和专业比较特殊,需要限制男女比例。比如阿拉伯语专业专业,如果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招生时明确告诉考生,该专业现在的培养情况和就业需求情况,如果有40个男生,2个女生,最终30个男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对女生有旺盛需求,对男生兴趣不大,那么男生就会慎重选择。“可问题是,就业信息要高度真实,不能避重就轻,要敢于自曝家底。”

然而,受教育并不必然与特定专业的就业挂钩,教育的问题应该回到教育本身来解决,如果只是为了顺应就业市场,则是把就业歧视延伸到教育歧视,这事实上就是以就业困难为由来限制学生受教育机会。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理应有责任抵制教育歧视。

对女性而言,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做出符合自身愿望的选择,而这一选择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这一点或许是高等教育本身难以实现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尊重女性的氛围,高等教育在其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与使命。